社团风采
社团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社团风采

校学生民族乐团2021春季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1-04-27 来源: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2021424日星期六晚上7点在西区二楼礼堂,校学生民族乐团为大家带来了“时之砂”系列之校学生民族乐团2021春季音乐会。活动得到学校教育基金会支持。



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后,演出便正式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民乐合奏《苏堤漫步》。《苏堤漫步》是顾冠仁先生为香港电影《书剑恩仇录》创作的插曲,乐曲旋律抒情柔美,清新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充分体现了顾冠仁先生民族风格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作曲特点。曲子是以散板形式开始的,在曲笛、二胡等颤音的衬托下,随着古筝弹奏的水声听去,只五个小节,演奏者和听者都能被曲作者的思绪带着透过悠悠的时空,犹如站在如诗如画的西子湖畔。西湖十景,景景迷人,夜景更美。音中有画,乐中有景。观众们沉浸在美妙的乐声中。一曲结束,余音绕梁。



接下来是古筝独奏《战台风》。《战台风》由王昌元作于1965年,是作者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写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在演奏员精湛的节奏中,磅礴英勇的气概传达的淋漓尽致。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下一曲古琴独奏《梅花三弄》传达出了一种不一样的韵味,弥漫着古典的文化气息。



下一个上场的是乐曲《太子妃之舞》。《太子妃之舞》是由《太子妃升职记》的同名电视剧插曲改编的探戈舞曲,由王可编曲。本次演奏的版本原为大提琴独奏曲,由bup主风流先森和紫格哈哈二次创作后,改编为手风琴与古筝的重奏曲,为了还原探戈舞曲的风格,加入了康佳鼓、低音提琴、沙锤等乐器。康佳的节奏、手风琴的力量、古筝的哀婉、结局的戛然而止,表现了电视剧中男女主彼此间试探与回应的过程和猜疑与信任的纠缠关系。在这极具异域风情的乐声中。


  

  欣赏完探戈,我们接着来到了北方的草原,欣赏一曲二胡齐奏《草原新牧民》。《草原新牧民》是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一首蒙古族风格二胡曲。乐曲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上,年轻的新一代牧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欢乐、愉快的心情,热情歌颂了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气息。



领略完了丰富热烈的草原风光,我们再次回到江南。欣赏笛箫重奏《知否知否》。《知否知否》是刘炫豆作曲,郁可唯、胡夏演唱的同名电视剧主题曲。后由孟晓洁博士改编为笛箫重奏曲。演奏的改编曲中,竹笛和洞箫的音色还原了男女对唱的声线,勾勒出词人李清照追忆往昔之情。深情的重奏将听者的情绪缓缓引入,让人感叹时光变迁、青春易逝的同时,感受到柔情陪伴的温暖。



接下来是扬琴独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整个乐曲的主题可用“载歌载舞”四字概括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以及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的场面。



下一首是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乐曲描写的是浔阳(今江西九江)江上月夜,乐音悠长,意境深远。乐曲的意象与琵琶本身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相辅相成,将琵琶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是二胡钢琴合奏《风居住的街道》。《风居住的街道》是由矶村由纪子作曲,并与日本著名二胡演奏家坂下正夫合作的经典曲目。二胡部分悠扬婉转,而钢琴的部分则透着一种清冷,两者的完美配合则宛如恋人的絮语在听众的耳边呢喃、互诉爱慕之心。但两个乐器发出的音调永远不会重合,而是像蝴蝶一样追逐,仿佛两个永远都不能在一起的恋人。



下一首是胡琴重奏《一步之遥》。1935年,“探戈之王”卡洛斯•加德尔取赛马中的术语“只差一步的距离”一语双关,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探戈舞曲《一步之遥》。青年二胡演奏家杨雪将这首曲子改编为胡琴重奏曲,用高胡和二胡交织杂糅的旋律展现出了带着东方韵味的新版《一步之遥》。



最后一首是竹笛合奏《雨碎江南》。全曲表达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描绘了两人偶然相遇后相爱,在清冷的夜晚,灯火阑珊时分举杯共饮之景。后来即使两人分离,也依然缠绵不绝,纵使经过几度寒暑春秋也无法让两人忘记彼此。两人的思念,正如这绵绵春雨,碎在江南……


 

 不知不觉,校学生民族乐团春季音乐会进入尾声。这一个多小时的演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审美的愉悦,而且更发扬了中国传统民乐,展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次春季音乐会,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热爱传统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