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与校学生舞蹈团联合举办“花灯印月 情暖中秋”手工灯笼制作活动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校芳草社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与学生舞蹈团于9月30日携手举办了一场庆中秋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诗歌、歌声与节日氛围交织在一起,让同学们在欢笑与掌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而难忘的夜晚。
花灯制作:巧手绘彩,光影留情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花灯制作贯穿始终。每位同学都亲手在灯纸上绘制图案,有的画上象征团圆的明月和玉兔,有的描绘金黄的桂花,还有的以线条与色彩展现自己的创意与心意。彩灯逐渐被赋予独特的图案,随着灯光点亮时,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和别致的造型。
当所有花灯点亮的那一刻,现场仿佛被温暖的星河笼罩。大家围绕着花灯拍照留念,欢声笑语不断。花灯不仅点亮了现场的空间,更点亮了同学们的心情,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击鼓传花:轻松破冰,才艺纷呈
伴随着清脆而有节奏的鼓点声,“击鼓传花”迅速缓解了同学们的拘谨,使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大家手中的花朵随着鼓声快速传递,鼓点忽快忽慢,忽远忽近,既让人期待又让人紧张。鼓声骤停的瞬间,总能引起一阵惊呼和笑声。花落在谁的手中,谁便需要走到场地中央,做自我介绍并展示才艺。
才艺表演环节中,有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沁园春·雪》,用宏大的气势唤起大家的豪情;也有人深情吟诵《水调歌头》,在中秋之夜更添几分诗意;还有同学选择清唱歌曲,旋律悠扬婉转,朗诵与歌声交织,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风采,也在节日氛围中营造出温馨而难忘的回忆。
飞花令:诗词较量,分组对决
“飞花令”成为全场最为激烈的比拼环节。参与者们依次选中“月”“秋”“酒”三个字作为题令,并分为两组,轮流吟诵出包含对应字的诗句。如果有人一时想不出来,或者说出了重复的诗句,就要判负。
比赛开始后,现场的气氛逐渐升温。当“月”字令下时,大家立刻进入状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名句接连出现,听众不时报以掌声。“秋”字环节更显激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诗句此起彼伏,显示了同学们深厚的诗词积累。到了“酒”字环节,比赛氛围达到了高潮,“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葡萄美酒夜光杯”等诗句被迅速接出,你来我往,场面一度进入白热化。
最终,在长时间的僵持后,一组凭借最后一首诗句险胜对手,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观众席上掌声雷动,笑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飞花令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智慧与才思,也让大家在吟诵声中体会到中秋佳节与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
丽江鼓表演:《大中国》振奋人心
在诗词激战之后,舞蹈社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气势磅礴的丽江鼓表演。随着沉稳有力的鼓点骤然响起,歌曲《大中国》的旋律在现场回荡。鼓声或急或缓,或轻或重,仿佛击打在人们的心弦上,带来极强的震撼感。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被点燃,不少人随着节奏轻轻摇摆,掌声与呐喊声不断。
丽江鼓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以磅礴大气和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本次表演与歌曲《大中国》的结合,将这种力量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大家在鼓点和歌声的交织中,感受到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场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朗朗诵读的古典诗词,到声声动听的歌声,从激烈紧张的飞花令比拼,到鼓声震撼的丽江鼓表演,再到温暖明亮的花灯,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智慧的碰撞,也有情感的共鸣。在活动中,中秋节的温情与文化内涵通过活动得到了新的表达。它不仅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收获欢乐,更让大家在共同的体验中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校学生社团管理指导委员会、芳草社、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校学生舞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