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寻风,缅怀先烈” ——校学生飓风象棋协会主题团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5年4月19日,春深日暖,柳絮轻扬。校学生飓风象棋协会在团支书宋志豪的组织下,以“春日寻风,缅怀先烈”为主题,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团学活动,并共同体验传统风筝制作。通过历史寻访与手作实践,社员们既触摸到渡江战役的雄浑脉搏,又在春风中续写传统文化的灵动篇章。
下午13时,社员们步入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巨幅全景壁画《千帆竞渡》气势恢宏,瞬间将众人拉回1949年的长江天堑。在战略决策厅,泛黄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手稿、布满标记的作战地图,无声诉说着“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壮阔历史。同学们观看着渡江战役的战略部局,以“谋局、布子、决胜”为线索,剖析战役中“中路突破、两翼钳制”的战术精妙。“这与象棋中弃车保帅、侧翼包抄的思维何其相似!”社员曾繁任指着沙盘感叹道。
走到“军民同心”展区,一封按满红手印的《船工请战书》令众人动容。社员章文祯驻足良久,道出:“过去只觉得象棋是个人竞技,今日方才感受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背后是万众一心的力量。棋如用兵,更需民心为盾啊。”
下午15时,队伍转至岸上草原。社团提前备齐竹篾、绢布、鱼线等传统风筝材料,并组队学习。“扎架要四平八稳,裱糊须严丝合缝”。这骨架纵横,恰似棋局经纬。放飞时借风顺势,又如弈者审时度势。同学们一人一组,或参照自己喜欢的图案在风筝布上绘画出自己的风采,或以棋韵入画,在绢面上勾勒“炮镇五岳”“马踏飞燕”等象棋元素。历史是昨天的棋局,我们是今天的执子人。
分享环节中,社员们席地而坐,畅谈感悟。“战役沙盘上的每一枚标识,都像棋盘上的落子,需慎之又慎。”团支书宋志豪总结道,“风筝的翱翔,就像棋局中‘势’的累积”。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研学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淬火。正如社团指导老师刘暄所言:“象棋不仅是竞技游戏活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当社员们站在历史现场思考棋道,文化的根系便扎得更深。未来,校学生飓风象棋协会将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深入推动象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让穿越千年的楚河汉界智慧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坚守象棋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思维的对话方式,使象棋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既保持其古朴深邃的文化底蕴,又能与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活节奏相契合,通过促进传统棋艺与现代理念的相互滋养、相互成就,让象棋文化在校园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校学生社团管指委、校学生飓风象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