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传统工艺协会举办“中国手工纸工艺调查研究报告”活动
非遗薪火映青春,解码千年手工纸技艺。2025年4月21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第二教学楼内灯火通明,一场特殊的“科学遇见非遗”之旅在此展开。校学生传统工艺协会主办的“中国手工纸工艺调查研究报告”吸引了科大学子们的积极参与,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陈彪结合多年的手工纸田野调查和科学分析经历,带领学生穿越千年时光,探寻手工纸的奥秘。
图1 陈老师讲解中国手工纸工艺调查
造纸术西传前,一张麻纸就是中华文明递给世界的名片。陈老师以国家非遗保护政策为引,通过图文并茂结合视频等形式,介绍了麻纸、皮纸、竹纸、草纸、宣纸和加工纸的若干制作技艺,并深入浅出介绍了其中的相关科学原理。当视频播放我校手工纸研究团队在深山寻访造纸匠人的画面时,学生惊叹于原来手工纸的秘密就藏在匠人历代传承的经验里,令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妙。
图2 《中国文房四宝》纪录片介绍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工作
我校手工纸研究团队的研究不仅停留在文献与田野记录层面,更将现代科技引入非遗保护。通过多种科技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地域手工纸的纤维结构、性能存在显著差异。现场陈列的《中国手工纸文库·广西卷》,收录了多个民族传统造纸工艺的图文资料,其中部分濒危技艺系首次整理。研究还采用多种科技分析手段,测试了纸张的相关手工纸的纤维、白度、厚度、耐折度等参数。
活动尾声,陈老师展示了我校手工纸研究团队在手工纸测试分析、古籍修复等的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更彰显了科技工作者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此时手工纸进行测试分析的数据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千年智慧与当代科学的对话。这份科学精神也点燃了学子们的文化自觉,这既是对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积极响应,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触摸传统文化、参与科学保护的桥梁。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正在青葱校园间续写新的篇章。
(校学生社团管指委、校学生传统工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