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协会系列欣赏会——《走进古典音乐世界》
9月20日,爱乐协会举办了开学第一次线下活动——面向新生的爱乐协会系列欣赏会。此次欣赏会主题为《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共分为三个部分,依次由三位同学介绍古典音乐的三个发展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并穿插以协会成员的演奏。
赵理浩同学所讲内容包括巴洛克时期概述,六位主要音乐家介绍,乐队和合唱编组特点简述。他带同学们欣赏了科莱里的三重协奏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巴赫的b小调弥撒选曲,以此来分析巴洛克音乐风格规整而华丽的特点。赵理浩的讲解具有形象的板书和生动的语言,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兴趣,让讲座的氛围变得轻松活跃,拉近了似乎艰深的巴洛克音乐和同学们的距离。同时丁霈泽同学演奏了维瓦尔蒂《四季》冬的第三乐章,刘航宇同学演奏了巴赫恰空的钢琴改编版本,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印象。丁霈泽同学的小提琴演奏也吸引了许多对小提琴感兴趣的同学在讲座之后聚集在一起交流讨论,互相展示琴技。
而后朱天泽同学讲解古典主义时期。首先他比较巴洛克时期,讲解此时音乐的一些发展,然后介绍古典主义早期的作曲家海顿和莫扎特。海顿的风格幽默明快,莫扎特的风格无忧无虑,这里大家一起聆听了海顿第101交响曲和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选段。古典主义晚期的贝多芬则是一位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作曲家,他扩大了作品规模,创新了音乐结构,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陈墨同学表演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向同学们展现了古典主义晚期的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他富有激情的演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短暂休息后,包恺成同学讲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通过与前面时期的对比简单介绍这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与变化发展,然后着重介绍肖邦、勃拉姆斯与柴可夫斯基这三位重要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并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些曲目。包恺成同学更多地讲了一些自己聆听这些作品的主观感受,以此带大家走进一些看似难懂实则内涵丰富的作品。这一部分中主要欣赏了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勃拉姆斯的第1,4交响曲选段和柴可夫斯基的船歌,让同学们得以一窥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各个方面。讲到肖邦时由朱天泽同学演奏了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四乐章,他精湛的演奏以及这首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也让同学们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了更浓的兴趣。
这是一次面向所有学生的入门讲座,主要目标是带领大家进入古典音乐世界。此次欣赏会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在结束后也有不少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的同学留下来和社团成员深入交流或者加入社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