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系列讲座—旋律心声圆满结束
2019年5月12日晚七点,西区图书馆三楼报告厅,爱乐协会顺利举办了爱乐系列讲座。本次的主题为“旋律心声——舒伯特作品欣赏会”;主讲人周子涵,用饱满的热情、深刻的理解,为在场同学诠释了舒伯特的主要作品和他的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
讲座首先从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开始。舒伯特出身一个小学校家庭,他从小表现出对音乐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并很早接触钢琴及其他乐器。十一岁的他已是唱诗班的成员,而此后他逐渐展露头角,从为一部著名诗作谱曲开始,他开始了创作生涯。只是彼时的他,创作的作品虽多,但大多数并不出名,当他最崇敬的音乐家贝多芬已是声名远播、广受尊崇时,他还只是小有名气。此刻的他忧郁沮丧——事实上这也是他人生后来最主要的基调——郁郁不得志之时又不幸染上了梅毒。命运的打击接连而至,他的后半生在希望与放弃之间不断挣扎,终于在31岁时悄然离世。舒伯特的一生短暂而又不平凡,他用极大的热情创作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被世人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接下来的时间,主讲人为大家带来了几首舒伯特典型的作品——天鹅之歌、死神与少女、阿佩乔尼奏鸣曲、奏鸣曲D.959。这几首作品,反映了舒伯特细腻而深沉的乐思,带给人平静而又深邃的思索。生命,死亡;希望,痛苦;悲叹,渴求……这些矛盾的感情交织在这一首首作品中,为听众展现了一个丰满却又朦胧,可爱却又神秘的舒伯特。
短暂休息过后,主讲人饱含热情地开始了欣赏会的第二部分——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的赏析。第八交响曲是舒伯特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因作品在作曲家生前只写就两个乐章,故名之为“未完成”。本次的赏析中,在场听众都获得了一份总谱,大家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细致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细节。随后,主讲人依照乐谱,对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进行了细致分析,其中分享到的不乏演奏技法与演奏细节处理的想法,令在场听众收获颇多。
最后,欣赏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期待各位古典音乐爱好者下次的光临!
(校团委、校学生社团管理指导委员会、校学生爱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