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励志前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
10月16日中午,核科学技术学院团学骨干在科技实验楼东楼1603会议室,进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核学院各支部正副团支书、学研会及青协负责人参加了分享会,会议会由核学院分团委书记龚美静主持。
龚美静表示,书中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学好学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代的年轻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和榜样作用。
今天核学院特色活动--晨读夜跑已正式开展,清晨五十多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前往也西湖、西区图书馆进行晨读,相信一个半月坚持晨读的同学会有很大的收获。“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相约也西湖畔;书声琅琅,共一池碧水,品读青春韶光。披上月光梦的衣裳,让我们相遇操场上,脚步铿锵,用满身汗水,谱写岁月华章”。把读书与运动理念贯彻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读书明智,跑步强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扎根祖国大地,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实字当头,把自己人生规划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各位团学骨干结合自己的实际及读书感悟,纷纷发表了自己体会。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热爱读书,乐于读书,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甚至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其精神令人动容,其行为让人鼓舞。
15级本科班团支书丁晨麓说道,结合网上的相关知识以及读书感悟,自己感悟颇深,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完全可以不用下乡吃苦,但是他自己主动要求自己能够上山下乡去锻炼,去磨练,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敢于吃苦、勇于挑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卓越品质,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有深刻的启发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畏于吃苦,经受不起磨炼,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虚度光阴。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曾益其所不能。
17级硕士班班长王怡表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的是习近平主席在陕甘地区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一段磨砺时光。刚好自己现在正在阅读路遥的《平凡的岁月》一书,这本书写的同样都是陕甘地区当时的风土人情及每个人的命运历程,两本书在自己的脑海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我认为正因为当时陕北的艰苦的环境,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的经历,才磨砺出习近平总书记激情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胸怀天下,济世于民的抱负。自己要向习近平主席学习,做一个有追求、能吃苦、爱学习、办实事、重仁义、敢担当的青年。
院团委副书记宋宇宸给我们展示了新的视角与观点,她表示在书中的描述中,关于女性一般都会用谁家孩他妈、谁家婆姨等等,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男性地位高的状况。联系到当前生活,相比较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时代,环境已经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现在女性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跟广大男同胞一样可以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这一切的实现都归因于党的伟大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国家越来越富强。现在我们随时使用的无现金支付,回家时四通八达的高铁,出门时无处不在的共享单车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祖国强大对于广大老百姓生活上的改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龚老师总结表示,我们核学院的各位团学骨干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爱校爱家,当“青年友”,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练就青年群众工作过硬本领。要喜读书,享读书,让读书伴随自己的一生,同时我们要不畏挑战,勇于前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希望团学骨干们能够在自己的支部带领同学们学习体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书中的精神指引大家的前进方向。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好文武艺,当好“六有”大学生,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核科学技术学院分团委)